师资力量
-
基本信息
北京理工大学(珠海)长聘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美国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刑事司法学博士。入选省部级人才项目,主持国家社科基金、省部级及国际合作等课题研究40余项。发表SSCI期刊论文近30篇、CSSCI期刊论文30余篇,入选“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%”。 获省部级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。被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评为“优秀法律诊所课程教师”,获广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等。被司法部评为“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”,获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刑事司法学院“杰出校友奖”等。 -
主讲课程
《刑法总论》《刑法分论》《刑事诉讼法学》《未成年人法学》(广东省一流本科生课程)《法律诊所》(广东省一流本科生课程)《青少年犯罪与未成年人司法》《国际刑法学原理》等本硕博课程 -
研究方向
刑法学、定量犯罪学与法律实证、少年家事法 -
学术兼职
1.中国犯罪学学会常务理事
2.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
3.中国检察学研究会理事
4.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(SSCI)编委
5.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torative Justice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
6.国家《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(2016-2025年)》专家委员会委员
7.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智库专家
8.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听证员
9.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顾问
10.致公党中央法治建设委员会委员
11.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
12.广州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
13.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
14.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 -
主要学术成果
(一)著作(近五年)
1. 独著:《少年司法通论(第三版)》,法律出版社2022年版
2. 独著:《少年司法的异乡人(第二版)》,上海三联书店2022年版
3. 独著:《法律的江湖(第三版)》,上海三联书店2022年版
4. 独著:《美国未成年人司法:体系与程序》,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
(二)论文(近五年)
1. Zhang, H., Zhao, R., & Yao, X. (2024). Impacts of adverse and positive childhood experiences on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in a sample of Chinese juvenile offenders.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(SSCI-Q1). https://doi.org/10.1007/s10896-024-00767-z. 第一作者
2. Zhang, H. (2022). The influence of the ongoing COVID-19 pandemic on family violence in China.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(SSCI-Q1), 37(5):733-743. 独著
3. Zhang, H., Zhao, R., Macy, RJ., Wretman, C., & Jiang, Y. (2021). A scoping review of 37 year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research in China. Trauma, Violence, & Abuse (SSCI-Q1), 22(4), 752-765. 第一作者
4. Zhang, H., & Jiang, Y. (2022).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search on school bullying/violence in mainland China: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. 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 (SSCI-Q2), 21(1): 48-59. 第一作者
5. Wang, X., Zhao, J., & Zhang, H.* (2021).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victimization experiences among juveniles detained in a Chinese correctional facility: a longitudinal study.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(SSCI-Q2), 48(11):1596-1615. 通讯作者
6. Wang, X., Hayes, B., & Zhang, H.* (2020). Correlates of Chinese police officer decision-making in cases of domestic violence. Crime & Delinquency (SSCI-Q2), 66(11) :1556–1578. 通讯作者
7. 张鸿巍、侯棋:《未成年人监护检察公益诉讼何以可能》,C刊《东岳论丛》2023年第12期,第174-181页. 第一作者
8. 张鸿巍:《风险/需求评估在预防未成年人再犯罪中的适用》,C刊《暨南学报》2021年第3期,第50-61页. 独著
9. 张鸿巍、钟琦龄:《风险—需求—响应”模型在未成年人专门矫治教育中的适用—兼议<<>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>第四十五条第一款》,C扩《中国青年社会科学》2023年第3期,第113-126页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青少年导刊》2023年第11期全文转载. 第一作者
10. 张鸿巍、朱洪源:《浅议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视阈下的 “父母参与责任” —兼议<家庭教育促进法>第49条之实施》,C扩《中国青年社会科学》2022年第6期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青少年导刊》2023年第4期全文转载. 第一作者
11. 张鸿巍、侯棋:《从仪式建构到集体行动:亚文化视角下的未成年人网络饭圈欺凌》,《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》2021年第3期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青少年导刊》2021年第12期全文转载. 第一作者
12. 张鸿巍、果晓峰:《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支持体系之回顾、反思与建构— 基于服务集成的视角》,《青少年犯罪问题》2020年第2期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青少年导刊》2020年第9期全文转载. 第一作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