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商法研究所
-
基本信息
刘召成,法学博士(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专业),北京理工大学长聘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,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。获得中宣部青年人才称号和天津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称号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、中宣部项目、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、司法部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多项,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优秀等级结项。研究成果曾获得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。于2011年7月-2018年11月在首都师范大学任讲师、副教授,于2018年11月—2025年4月在天津大学任教授。 -
主讲课程
债权法、侵权法、人格权法 -
研究方向
民法总则、人格权法、侵权法、公私法交叉研究 -
学术兼职
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、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-
主要学术成果
(一)著作
1.《准人格研究》,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,独著。
2.《民法典总则编释论》,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年版,主编。
3.《物权法大数据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,独著。
4.《侵权责任法案例全解》,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,独著。
5.《侵权责任法注释全书》,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,独著。
6.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编纂对照表与条文释义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,副主编。
7.《<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>理解与运用》,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,副主编。
8.《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研究》,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,第二作者。
(二)论文
1.《法律规范合宪性解释的方法论构造》,《法学研究》2020年第6期(独著)(人大复印资料《宪法行政法学》2021年第3期全文转载)。
2.《部分权利能力制度的构建》,《法学研究》2012年第5期(独著)(本文被收录入《法学研究》创刊40周年经典作品选辑《法人与团体人格的发展》一书)。
3.《不完全医疗决定能力的规范构造——以未成年人、成年心智障碍者的医疗决策为中心》,《社会科学研究》2024年第5期(第1作者)。
4.《人格权法上同意撤回权的规范表达》,《法学》2022年第3期(独著)(人大复印资料《民商法学》2022年第8期全文转载)。
5.《身体权的现代变革及其法典化设计》,《当代法学》2020年第2期(独著)。
6.《基本权利对民法人格权的发展与限定》,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0年第5期(独著)。
7.《民法一般人格权的创设技术与规范构造》,《法学》2019年第10期(独著)。
8.《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的体系构造》,《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》2019年第6期(独著)。
9.《论具体人格权的生成》,《法学》2016年第3期(独著)。
10.《民事权利的双重属性:人格权权利地位的法理证成》,《政治与法律》2016年第3期(独著)。
11.《安全保障义务的扩展适用与违法性判断标准的发展》,《法学》2014年第5期(独著)。
12.《人格商业化利用权的教义学构造》,《清华法学》2014年第3期(独著)(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民商法学》2014年第8期全文转载)。
13.《人格权主观权利地位的确立与立法选择》,《法学》2013年第6期(独著)(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民商法学》2013年第9期全文转载)。
14.《出生前侵害侵权法救济的根本障碍及体系克服》,《政治与法律》2013年第6期(独著)。
15.《死者人格的立法保护》,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,2013年第5期(独著)。
16.《德国民事合伙部分权利能力理论及其借鉴》,《政治与法律》2012年第9期(独著)。
17.《胎儿的准人格构成》,《法学家》2011年第6期(独著)。
18.《伦理人格与法律人格的辩证关系》,《新疆社会科学》2010年第1期(独著)。
19.《地震引发大规模人身伤亡情况下的收养和继承问题思考》,《政治与法律》2008年第8期(独著)。